1.编制钢结构工艺规程原则
编制工艺规程的原则是在一定条件下,以最快、最少的劳动力,以最低的成本,最好的质量,可靠地加工出符合图纸和技术要求的产品,制定工艺规程时注意以下三方面问题。
①技术上的先进性。在制定工艺规程时,要了解国内外本行业工艺技术的发展,经过必要的工艺试验,采用先进的工艺和工艺装配。
②经挤上的合理性。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可能会出现多个能保证工件技术要求的工艺方案,在这样的情况下,应全面考虑并且经过核算对比,选择经济上最合理的方案。例如气体的使用,如选择混合气体,其价格每瓶比纯气体高三分之二,所起作用并不明显,似成本明显上升。
③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在编制工艺规程时要特别注意操作者所在场地应具有良好的劳动条件,对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措施予以改善,使生产者处于心情舒适的条件下工作。例如,钢结构制作现场.以前仰焊全靠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现改为陶瓷衬垫,以平焊替代仰焊,既改善劳动条件,又提高生产效率。
2、编制钢结构工艺规程步骤
①了解钢结构工程项目整个概况。
②分解设计图纸,对图纸技术要求全面透彻了解,同时将图中的要点一一笔录,仔细审核图纸各部位节点尺寸,对疑点、复杂难点及个人设想汇集成文交设计单位解答和确认。然后,按设计确切要求内容,有针对性地将其编写于钢结构工艺规程内容之中。
③拟定钢结构工艺规程方案.
a.分析所有钢材的可焊性,选择焊接方法和焊材,结合实际确定适合构件制作工艺的工艺装配(设计工夹胎具)。
b.确定钢结构工序、工步和各环节的操作程序。
c.确定钢结构各工序、工步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术要点,包括隐蔽处焊接、油漆等都得明确规定要求,规定工序零、部件及半成品交接规定条文,例如,对于切割工序,切割后的零件应修正并经矫正符合要求后,流向下道工序,否则不允许将不符合要求的零件流向任何工序。
拟定钢结构制作工艺规程草案后,与相关部门人员共同研讨,修改为加工单位制作钢结构工艺规程内容,然后交设计、业主、监理单位认可后,方可成为正式工艺规程技术文件。